容易忽略掉的遗传病——蚕豆病


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-6-PD)缺乏症,俗称蚕豆病,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-6-PD)缺陷的情况下,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。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,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,患病率为0.2-44.8%,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,导致该酶活性降低,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,引起溶血性贫血。以此,这是一种遗传病

早期有恶寒、微热、头晕、倦怠无力、食欲缺乏、腹痛,继之出现黄疸、贫血、血红蛋白尿,尿呈酱油色,此后体温升高,倦怠乏力加重,可持续3日左右。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,出现呕吐、腹泻和腹痛加剧,肝脏肿大,肝功能异常,约50%患者脾大。严重病例可见昏迷、惊厥和急性肾衰竭,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-2日内死亡。       大多食用蚕豆后1至2天发病,早期症状有厌食、疲劳、低热、恶心、不定性的腹痛,接着因溶血而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,出现酱油色尿和贫血症状。严重时有尿团、休克、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,重度缺氧时还可见双眼固定性偏斜。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可于1至2天内死亡

1、血象a、血红蛋白急剧下降,重者降至10克/升以下;b、红细胞最低降至0.5*1012/升以下;c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>0.20;d、外周血图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增多;f、白细胞数升高,可达(10-20)*109/升,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;e、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高。2、骨髓象a、红细胞系、粒细胞系均明显增生,年龄越小粒细胞系增生愈明显;b、红细胞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。3、尿检查a、尿呈酱油色、浓茶色、红葡萄酒色、洗肉水色、黄色等;b、尿隐血试验阳性率可达60%-70%;c、尿检验可见蛋白、红细胞及管型,尿胆原及尿胆素均阳性;d、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。结合珠蛋白减低;e、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减低。疾病治疗和预防
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,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、预防的重点。同时,在本病的高发地区,患者应用氧化性药物前,应常规进行本病的筛查。其中,通过基因检查确定G6PD基因是否变异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。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(如粉丝、豆瓣酱),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,如抗疟疾药(伯胺喹啉、奎宁)、退热药(氨基比林、非那西丁)、痢特灵、磺胺类药物。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脑丸,穿衣以前要暴晒,因为萘也可引起溶血。本病为遗传性疾病,但属于科预防性疾病,有一定的诱因才发病,一般不必要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。

来源:广东省妇幼医学遗传中心


深圳中南医学检验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 粤ICP备16057667号-1